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正文

让他三尺又何妨的由来_让他三尺又何妨

来源:互联网    时间:2023-03-20 10:07:10

1、出自——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让墙故事。

2、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,其府第与吴宅为邻,中有一属张家隙地,向来作过往通道,后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,吴氏想占用两家之间的公共隙地建房,张家不服,双方发生纠纷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3、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,便寄书京城,告诉张英之此事。

4、张英阅罢,在家书上批诗四句:“一纸书来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。

5、长城万里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

6、”得到张英寄回的信,家人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地基,吴家见状,觉得张家有权有势,却不仗势欺人,深受感动,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。

7、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,名谓六尺巷。

8、两家礼让之亦被传为美谈。

9、扩展资料:1,人物介绍张英,字敦复,号乐圃,安徽桐城人,清朝官员,六尺巷典故主角。

10、张英(1637—1708年),字敦复,又字梦敦,号乐圃,又号倦圃翁,安徽省桐城人,先祖世居江西。

11、清朝大臣,张廷玉之父。

12、康熙六年进士,选庶吉士,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。

13、先后充任纂修《国史》、《一统志》、《渊鉴类函》、《政治典训》、《平定朔漠方略》总裁官。

14、康熙四十七年,卒,谥号文端。

15、2,六尺巷介绍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巷,西抵百子堂。

16、巷南为张英宰相府,巷北为吴氏宅,全长100米、宽2米,均由鹅卵石铺就。

17、“六尺巷”主体建筑包括巷道、东边的“礼让”石牌坊和西边的“懿德流芳”石牌坊、休闲广场、诗画照壁、假山石等。

18、六尺巷位于太湖石往前方,巷子不长,仅百米,宽两米。

19、青砖黛瓦卵石路,墙外两旁植香樟,笔直而幽邃,有种史书般的厚重。

20、伫立巷中,一幅画卷在眼前流淌。

21、康熙年间,南墙边是张家,北墙边为吴家,两家为宅基地争论着,互让着……而今,张家吴家已不在,唯见小巷树森森。

22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张英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六尺巷。
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大众五金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