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读大鸿儒王文清随感录系列之十七
编者按:树高千丈必有根,江河万里必有源。清明祭祖扫墓是炎黄子孙的传统。2023年4月5日,楚南王氏在铜瓦桥相聚,共祭名儒王文清公及各祖先灵。庐陵该公四十四世孙王桂文执笔公祭致辞。鸿儒王文清一直为本平台所关注的。今编发这篇致辞,意在表达对王文清公和王氏先祖的敬意。
(资料图)
清明公祭王文清公及楚南王氏先祖致辞
● 王桂文
岁序更替,时维新纪,又值清明。春晖送惠,绵雨含情。千年传袭,人人追念祖,处处忆思亲。太原堂上,庐陵派脉,楚南支系,后裔情浓,同心聚合,久经谋议,择吉良时,于楚沩铜瓦桥福地,共祭我族名儒王文清公,并奠各支先祖。
参天之树,必有其根;怀山之水,必有其源;人有姓记,方知其宗。缅念长情,追源而上。吾族王氏,炎黄血脉,后谡之裔,始出姬周。太子晋开基山西太原,元仁公发派江西庐陵。明洪武起,顺江西填湖广之势,迁徙湖湘者数众,后逐成楚南各支系。今祭奠之神位奉供,多为庐陵之迁湘各房始祖也。
祖恩浩荡,枝繁叶茂,吾姓人众,数居首位;厚德留芳,忠孝相传,仁义沿继,才杰辈出;共举各朝之发展,繁荣历代之社稷。太子晋,温良忠厚,不惜失位,为治水不害生灵而力争;鬼谷子,才华盖世,为战国纵横家之鼻祖,兵法之集大成者,孙膑、苏秦、张仪、商鞅、李斯等战国之名士,皆出其门下;王翦公,辅助秦王嬴政完成大一统,系华夏统合之功勋;王霸公,位列汉光武云台二十八将;两晋南北朝,将相层出不穷,并为江南之望族。庐陵该公,好善乐施,尊为长者。感巽僧言,散尽其财,施田寺观,万五千亩,以求后世之福佑。而居湘之裔,承继先风,耕读传家,贤达名流,数不胜数,不一一而列。今犹念王文清公,博学鸿才,两任岳麓书院山长,潜心教育,为清朝十大鸿儒之一,为湖湘文化之丰碑。又施德行义,扶危济困,修桥筑坝,造福乡梓。并为吾族之事,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。上溯其源,下寻各支;倾尽其财,捐资筹款,终成庐陵支派楚沩七房合谱,又于宁邑大玺门共建王氏九公祠。自此,楚沩王氏上源清晰,脉络分明,团合至今。现湘阴王建明、宁乡王智琦、王汉涛等宗亲,承其先志,深研族谱,联络各支,修建公祠,统修湖南王氏通志。吾等族裔,亲情永念,竟相呼应,终有今日铜瓦桥之吾族宗亲相聚,共祭王文清公及各祖先灵。
欣逢盛世,吾族兴隆,我辈安康,实受先人之庇佑,致恩其感:我之所在,命源于祖;我之安康,福自于宗。尊宗敬祖,人之本情。我族后裔长记:粗食不忘天地德,布衣常念祖宗恩。今癸卯清明,数众后裔,代其各支,深怀虔诚,特奉三牲,呈供果品,举烛焚香,化烧纸冥,以表寸心,感念祖恩。亦告慰先灵:承恩福佑,吾族兴旺,枝繁叶茂,学有所成,业有所就,福寿绵延,睦爱祥和。今之及后,吾等族裔,谨遵祖训,光扬祖德,传继先风,效力国家,服务社稷,造福民生,为民族之复兴、为中华之崛起而毕其心志。望列祖列宗在天之灵,周护全员,庇佑后裔,房房发达,户户兴旺,人人安康;山河湖海空,处处谱华章;军政工商学,行行有精英。
庐陵该公四十四世孙王桂文及各支王氏后裔祭拜。
作者简介
作者系湖南宁乡人,高级经济师,市场营销师。宁乡市诗散文协会会员,宁乡市网络文学协会会员,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,《青年文学家》杂志社理事,湖南王船山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,长沙市楹联协会会员,新阳诗社会员,宁乡市地方志学会会员。
往期回顾
◀
◀
◀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大众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